②淤泥质海岸线:由粒径为 0.01 ~ 0.05mm 的泥沙沉积物组成,水浅滩平,适宜围塘,多被开发为养殖池塘、盐场。
③生物海岸线:多分布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海岸线、珊瑚礁海岸线、贝壳堤海岸线对海岸起保护作用,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河口海岸线:分布于河流入海口,是河流与海洋的分界线。
3.曲折度:表述为海岸线曲折或平直。
(1)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边界;
冰川侵蚀: 冰川侵蚀作用强;
海浪侵蚀:海浪侵蚀作用强;
河流侵蚀:河流侵蚀作用强。
(2)作用
海岸线曲折利于港口建设; 利于海洋深入陆地增强海洋性;利于海水养殖业发展。适宜的海岸线类型,不管曲折还是平直,都可以发展旅游。
二、海岸线变化
1.海岸线变化有两种方向: 海进 (海岸线往陆地方向推进)和海退 (海岸线往海洋方向后退)
2.影响因素
(1)海平面升降: 海平面上——海进,海平面下降——海退;
(2)地壳运动:地壳下沉——海进;地壳隆起——海退;
(3)海岸泥沙侵蚀/沉积 (海浪、流水): 海岸侵蚀——海进,海岸沉积——海退;
(4)岩层形变: 岩层受重力增大,形变压缩——海进岩层受重力减小,形变恢复——海退;
(5)人类活动:①开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②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减少入海泥沙。③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④沿海植被破坏、挖沙。⑤填海造陆。⑥破坏植被,增加入海泥沙。
3.海岸线变化的影响
海进: 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倒灌加重; 地下水变咸;陆相沉积转海相沉积。
海退: 增加人类和其他陆地生物活动空间; 海相沉积转陆相沉积。
我想我是海
别人说我是湖
还美名其曰“潟湖”
是“潟”不是“泻”,
这个令人充满误会的湖泊
究竟是什么 ?
又是如何形成?
先看视频,一分钟搞定
以下视频来源于
桔灯勘探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分享视频
,时长01:50
0/0
00:00/01:50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1:50
01:50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地理专题】高考地理中的海岸线,我想我是海,别人说我是湖,还叫我潟湖?!
观看更多
转载
,
【地理专题】高考地理中的海岸线,我想我是海,别人说我是湖,还叫我潟湖?!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天然的防浪堤,
优质的港口建设地!
潟湖的秘密如此令人惊奇!
下面我们再细细研究一下
地理狗看世界如是说
潟湖是海湾被泥沙堆积封闭形成的湖泊。
沿岸流会把泥沙带到海湾的突出部位,流速减慢堆积下来,就成沙嘴。
沙嘴逐渐发展,便成为窄而长的沙堤,最终隔出一个潟湖。
这是土库曼斯坦的Garabogazköl潟湖。
1980年沙堤彻底封闭后逐渐干涸了,后来又被海水冲开重新形成潟湖。
汉语中,“潟”是被海水浸渍的土地。
英文lagoon来源于意大利语,指的是威尼斯附近的水域。
威尼斯就是一个修建在潟湖上的城市。
曾经不可一世的商业帝国,现在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一下火车狗都以为到丽江了。
潟湖海岸很常见,一般出现在坡度平缓的砂质海岸上,占世界海岸线13%。
有的潟湖和外海有通道连接,这是德国北部的潟湖国家公园。
有的潟湖和外海基本隔绝,比如澳大利亚西部的希利尔湖。
嗯,是个小粉红,粉红湖世界各地都有,颜色源于一种特殊藻类。
如果没有淡水注入,或者蒸发量大,潟湖水盐度会非常高。
当盐度到达5%~5.5%时,就没有生物能活着了,增加到6%-7%时,岩盐就开始沉积了(海水盐度3.5%)。
乌克兰的西瓦什湖盐度极高,夏天会有恶臭,也被叫作腐海。
但如果潟湖远离海洋,不断有淡水注入就会变成淡水湖,比如中国杭州西湖。
有了西湖的杭州,谁来了都不想走,把多少中国帝王的宏图大业给耽误了。
因为外侧有沙洲作为防波堤,潟湖内部一般风平浪静,可以改建为人工港口。
台湾第一大港——高雄港就是潟湖改建的,也见证了台湾经济的腾飞。
潟湖还是野生动物俱乐部,这是南非圣露西亚湖,这里动物都是大自然顶级杀手。
还有墨西哥粉红湖里的火烈鸟,她们应该是动物界的长腿辣妹吧?
潟湖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这是台湾台南附近的七股潟湖。
一眼望去都是海鲜养殖。
当地特产是蚵仔面线。
没办法,把世间万物秒变美食就是恒久的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杨景春,地貌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颖等,海岸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海洋科普如是说
我们都知道,威尼斯有“水上都市”之称,它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
大家也许不知道,威尼斯其实是一个修建在潟(xì)湖上的城市。
与大海分离,自成一派
潟湖是指在大海的边缘地区,海水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有的潟湖保留有涨潮时与大海相连的狭长通道,有的则完全不通。
由于堆积物质的不同或水体盐度的差异,潟湖可以分为海岸类、珊瑚类、淡化类以及咸化类等类型。
潟湖的水动力条件较弱,盐度很难保持稳定水平,会随气候和潮差规模而发生变化。在潮湿地区,河水会大量注入潟湖,使得水体盐度低于3.5%,便形成了淡化潟湖。
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蒸发强烈,湖水流失严重,盐度高于3.5%,潟湖会发生咸化。
“尾巴”虽小,但功能强大
潟湖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除了生态价值功能,还因自身特殊的性质,具备了很多其他的功能。
潟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在潟湖中潮差比较低,波浪受外围沙坝的影响传入湖内后变小,而且潟湖海域中的营养成分比外海海域丰富,可以为鱼、虾等海洋生物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和更稳定的生长环境。
潟湖可以作为宣泄区域排水,具有防洪功能。在近海区域,很多地方是河流的出海口,一旦汛期来临,就很容易引发大规模水灾,而在形成潟湖的近海区,就会很少发生水灾。
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中国的高雄港就是由潟湖改建而成的,后来,见证了台湾省经济的腾飞,成为了台湾省的第一大港。
总而言之来概括
Q1:什么是潟湖
潟(xì)湖是由海岸带被沙嘴、沙坝或者珊瑚礁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
Q2:潟湖的分类
1、海岸潟湖
海岸潟湖位于滨岸坝与海岸之间,水域狭长而不规则。
海岸潟湖按盐度可分为半咸水、咸水和极咸水三种。
海岸潟湖是陆上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的产物,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有的潟湖保留有高潮时与海相连的狭长通道,有的则完全不通。
2、环礁潟湖
环礁潟湖普遍发育于大陆坡珊瑚礁区。
依据大陆坡珊瑚礁的分类,环礁潟湖也可以相应地分为大、中、小三级。
环礁潟湖的形成,主要是礁体在向上增长过程中,中部生态环境较差,增长较慢,而礁缘生态环境较好,增长较快,便逐步演变成负地形。其后,又由于礁坪物质(死亡的生物碎屑)不断往潟湖里堆积,点礁继续发育和扩大,致使潟湖变线,直至消亡,而最后变成没有潟湖的台礁。
Q3:潟湖的功能
1、防洪:潟湖可宣泄区域排水,因而很少发生水灾。
保护海岸:由于外有沙洲的阻挡可防止风暴潮侵蚀冲刷海岸。
2、天然养殖场:潟湖是鱼、虾、贝和螃蟹的孕育场,也是邻近渔民的天然养殖场。
3、人工港:由于潟湖外侧往往有沙洲作为防波堤,其内风平浪静,因此有时可以改建为人工港,例如中国的高雄港。
试题链接
(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2.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解析】1.时令河所在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河流才会季节性断流,注入的河流水量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A正确。由图可知,马德雷湖入湖河流较少,且河流为淡水,若入湖河流较多,可以稀释湖水,降低湖水的盐度,B错误。马德雷湖与墨西哥湾之间有沙坝相隔,沿岸流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马德雷湖仅通过南、北口与墨西哥湾相连,水体交换较少,D错误。故选A。
2.马德雷湖湖水盐度较高,说明其盐分难以排出,可推测南北两侧的出入口处表层水流方向均为由海向湖,A正确。若湖水可以排出,湖泊应为淡水湖,湖水盐度不会太高,B、C、D错误。故选A。
【答案】1.A 2.A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潟湖,与大西洋仅隔—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下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的沙源主要来自于()
A.河流搬运 B.海浪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4.帕图斯湖东岸沙坝仍在变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解析】3.由图可知,帕图斯湖东岸沙坝发育于雅库伊河河口,所以河流搬运来的泥沙是沙坝的主要沙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由图可知,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由北向南延长,是因为巴西暖流向南输送泥沙,波浪、潮汐、风暴潮不可能导致沙坝始终沿固定方向延伸,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3.A 4.C
潮汐三角洲,分为涨潮三角洲和落潮三角洲,是涨、落潮流进出潮汐通道时分别在其进、出口处因水流扩散,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三角洲。月湖,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湾沿岸。天然形成的沙坝横亘月湖东侧,使其成为一个平均水深不足2米的半封闭性海湾潟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沙坝属于()
A.流水沉积地貌 B.海水沉积地貌
C.海水侵蚀地貌 D.风力沉积地貌
6.图示潮汐三角洲的成因()
A.涨潮时的海水沉积作用
B.退潮时的海水沉积作用
C.涨潮时的湖水沉积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分析】5.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故沙坝属于海水沉积地貌,B正确,C错误,与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B。
6.据材料“潮汐三角洲,分为涨潮三角洲和落潮三角洲,是涨、落潮流进出潮汐通道时分别在其进、出口处因水流扩散,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三角洲”可知,图中潮汐三角洲位于潮汐通道进入月湖的入口处,可推测出形成原因为涨潮时海浪携带的泥沙涌入月湖,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5.B 6.A
威尼斯是一座由100多个岛屿组成的潟湖城。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过去一世纪,威尼斯水灾几乎成为城市常态。意大利政府提出了一项叫做“摩西计划”的水闸工程,旨在防止水城威尼斯遭受海潮上涨带来的灾害。下图为威尼斯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威尼斯水灾关系最小的原因主要是()
A.威尼斯潟湖湖底因淤泥而上升,使海水很容易倒灌
B.抽取地下水等人为因素导致威尼斯地基下陷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D.人类活动排放污水导致水面上升
8.防洪闸关闭的时间最可能是()
A.农历三月初七 B.农历六月二十二
C.农历九月初八 D.农历十二月十五
9.推测摩西水闸工程建成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水体流通不畅,流动性变差,水质变差
②影响海水补给,枯水期水位下降
③影响鱼类生存,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④多雨季节,潟湖水位上涨威胁威尼斯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7.威尼斯水灾主要与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有直接关系,人为因素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也可以相对使威尼斯海拔高度下降,海水倒灌,ABC不符合题意,人类活动排放污水则对海平面高度影响有限,D符合题意。故选D。
8.材料中强调水闸工程旨在防止水城威尼斯遭受海潮上涨带来的影响,那农历十五应该是天文大潮,D正确;初七、二十二、初八接近或处在小潮,不是最可能关闭防洪闸,ABC错误。故选D。
9.摩西水闸建成主要是防止海潮入侵,但水闸的建设,总体会使水体流通不畅,水质变差,①正确。与海水补给关系不大,②错误。但水闸的存在,尤其在海潮期间,影响鱼类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③正确;在多雨的季节,完全可以打开水闸泄洪,所以潟湖水位不一定会上涨,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7.D 8.D 9.B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指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形成的湖。七里海潟湖位于渤海的近岸,其形成与波浪相关。1883年,周围洪水涨溢,七里海湖水骤然猛涨,在东北处将沙坨峪冲开形成新开口,湖、海相通,海水涌入。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地利用状况。
(1)七里海潟湖的形成原因。
(2)说明1883年以来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并描述其过程。
(3)分析20世纪70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4)近些年来,七里海潟湖不断萎缩。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疏通、改造潮汐通道进行整治,请说明其理由。
【答案】(1)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湾与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封闭式的七里海潟湖。
(2)盐度由小变大(低变高)。原为淡水湖,湖水含盐量小,东北角有新开口后与渤海相连,海水随潮沙等涌入七里海,湖水含盐量增大。
(3)入湖河流整治后,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河流入湖口地势低平,加之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变缓,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形成湖口三角洲。
(4)疏通、改造潮沙通道泻湖与外海水体交换速度加快;泥沙在湖内及潮汐通道内的淤积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减少,湖面增加。
【详解】(1)题目中信息提到,“潟湖是指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形成的湖。七里海潟湖位于渤海的近岸,其形成与波浪相关”,原来此处应为一浅水海湾,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当堆积大于侵蚀时,堆积体不断抬高,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湾与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封闭式的七里海潟湖,由于陆地淡水的不断汇入,盐度不断降低,成为淡水湖。
(2)本题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根据材料可知,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说明初期盐度低,后由于滦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后期盐度增加,因此盐度由小变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本题考查三角洲的成因,三角洲成因从泥沙来源、河流作用和湖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泥沙来源来说:读题干“20世纪70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可知,通过整治,河道畅通,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从河流作用来分析,由于河水流速变缓,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淤积;从湖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河流入湖口地势低平,湖水起到顶托作用,加速泥沙淤积,从而逐渐形成三角洲。
(4)通过疏通的方式,改造潮沙通道泻湖与外海水体交换速度加快,带走部分泥沙,减小泥沙淤积的速度,泥沙在湖内及潮汐通道内的淤积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减少,湖面增加,减缓七里海潟湖的萎缩趋势。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由9个火山岛组成。各岛地势崎岖,森林茂密(可发现丰富的地中海地区植被类型),湖多清澈,常住居民的25万人,是冬季疗养、游览的胜地。
材料二维拉弗兰卡岛是亚速尔群岛东侧的小岛,一座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形成一个圆形澙湖(被沙坝、珊瑚礁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下左图为维拉弗兰卡岛澙湖景观。
材料三2020年2月,20多名荷兰中学生到加勒比海地区参加帆船训练,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地港口逐渐封锁,他们只好终止训练计划乘飞机回国,却因航班停飞无法成行,考虑到他们用来训练的帆船排水量300多吨,且配有约460马力的发动机,船上还有10多名远洋经验丰富的船员及1名医生,所以乘坐这艘帆船回国成为最佳选择。他们3月18日从圣卢西亚岛(14°N)出发,途中短暂经停亚速尔群岛,最终在4月26日回到荷兰。下右图为亚速尔群岛地理位置及此次航行的航线示意图。
(1)简述维拉弗兰卡岛潟湖的形成过程。
(2)沿图示航线,此次帆船航行从圣卢西亚岛至亚速尔群岛比计划提前到达,推测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维拉弗兰卡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边界;岩浆喷发、冷凝形成海底火山;地売抬升,海底火山露出海面,海水涌入火山口;经生物(珊瑚)沉积、潮流沉积等作用,形成沙坝和珊瑚礁,使之进一步与外海分隔,形成潟湖。
(2)大部分路段多位于西风带,航向与盛行西风风向相同,顺风航行速度较快(航线经过顺风路程相对较长);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时间也较长,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此时期3~4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及西风带位置偏南,航行过程中可能未受飓风等恶劣天气的干扰,所以航速提高,到达时间比计划提前。
【详解】(1)结合材料一、二信息可知,维拉弗兰卡岛应该先形成火山、再出露、塌陷、海水入侵形成。由板料“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和“维拉弗兰卡岛是亚速尔群岛东侧的小岛,一座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形成一个圆形澙湖(被沙坝、珊瑚礁等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推断,维拉弗兰卡岛位于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处大洋地壳海岭新的形成处,由于板块的张裂,岩石圈下的岩浆上升喷发,形成海底火山;随着地壳运动,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火山喷发后,火山口下沉,海水涌入形成潟湖。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
(2)读图可知,此次航行的航线除了开始路段位于信风带内,其它路段多位于西风带,航向与盛行西风风向相同,顺风航行速度较快;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时间也较长,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大西洋海域是飓风多发海域,航行时间为春季,此时副高和西风带位置偏南,海水温度相对较低,生成的飓风等恶劣天气较少,对于航行的影响小,所以航速提高,到达时间比计划提前。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渴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的帕图斯潟湖与大西洋仅隔着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注入帕图斯渴湖的雅库伊河为巴西货运量最大的水系之一,该河流域农牧业发达,盛产谷物、烟草、葡萄、羊毛、木材等。图为帕图斯渴湖位置示意图。
(1)分析帕图斯潟湖东侧狭长沙坝的形成过程。
(2)分别指出沙坝形成后对潟湖盐度、潟湖西岸地貌及潟湖面积的影响。
【答案】(1)河流给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泥沙,受海浪、潮流和巴西暖流的共同影响,泥沙不断沿平行于海岸的方向堆积,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南北狭长的沙坝。
(2)潟湖盐度不断降低;潟湖西岸受海水侵蚀减弱,堆积地貌逐渐发育;潟湖面积不断缩小。
【详解】(1)沙坝为海浪堆积作用形成,形成过程可结合图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帕图斯湖的西北部有河流流入,河流会带来丰富的泥沙。泥沙受海浪、潮汐的顶托泥沙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巴西东海岸受向南的巴西暖流影响,沙坝向西南方向延伸,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
(2)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可从河流径流和海水影响两方面来回答。受海水影响大,盐度增加。受河水影响大,盐度降低。随着沙坝延长,湖泊封闭性增强,澙湖与大西洋联通水道逐渐变窄,大西洋海水进入湖泊受阻,进水量逐渐减少,海水对湖泊盐度影响减弱,流入澙湖的河水不断稀释海水,使得湖水盐度不断降低。沙坝形成后潟湖西岸受海水侵蚀减弱,堆积地貌逐渐发育;堆积地貌逐渐发育潟湖面积不断缩小。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